李贺《溪晚凉》原文译文及赏析
  | 
 | 
作者:李贺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28  | 
 
 
  
溪晚凉 
 
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译文】 
 
一只白狐在向月嗥叫,山风吹来深谷的回声,秋夜的寒气扫净云絮,露出幽碧明净的天空; 
谷底升起潮湿的烟雾,像白色的玉柱缓缓移动,银河无声地流转,向着东方,流转个不停; 
溪边安睡着鹭鸟,野汀的宿雁正在作梦,只有溪水静静地流淌,轻溅的水花细语淙淙; 
重叠的山峦连绵起伏,看似条条盘曲的卧龙,夜风吹动着竹林,为山外来客奏起箫笙。 
 
 
注释 
碧空:幽碧明净的天空。 
玉烟:指炊烟。幢:旌幡。青湿,疑指炊烟黑而湿润。烟黑白相杂,故云“玉”、云“白”。钱钟书举此句为例,以为长吉镂金刻玉,与法国诗人戈蒂埃同。 
银湾,即银河。晓转,指夜半银河渐东,转而至晓。一说,“晓转”,指光明如晓。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句:鹭眠而听雁鸣,故惊醒而偶有飞起者。一说指群鸟寂然栖息,故下旬云波水轻涟,静而无声,非是。上句写静中有动;下句写动中有静,不可一以贯之。游溶,指溪水流动缓慢。不语,言水声之低小,非“无声”意。 
层岫回岑:指山势起伏曲折如龙,故日“复叠龙”。 
苦篁(huáng):苦竹。吟歌简,风吹篁竹,啸如歌吟。筒,竹管,箫笛均以竹管为之。 
 
 
【创作背景】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李贺辞官家居,次年秋入潞欲从戎有所作为,此诗或为这年秋天家居时所作。 
 
【赏析】 
 
 
诗的前半篇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起句以月、风点明“晚凉”题意,落想奇特。所谓“自狐号风”,不过写月下风声。鲍照《芜城赋》曰:“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诗人化用此意,想象风声如狐号,表明山风之厉。所以言“白”,因为月光下白色不可见,说“白狐号风”,不但使想象之情切合眼前之景,而且“白”字突现了月色之皎洁。“ 
 
秋寒”之感缘于山风,次句“秋夜的寒气驱散浮云”。越显得山风强劲,凉意侵人。“留”字用得巧妙,表明山风过后,浮云敛尽,天质独露,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澄碧而寥廓的夜空。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