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11
  | 
 | 
作者:zqezcxj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2-21  | 
 
 
 设计合理,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作者EMAIL:463859078@qq.com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左权二中:成晓钧 
 
一、 教学目标 
    1、 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3、 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二、重点:目标2、3 
三、难点:目标3中“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1教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高山青》歌曲,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介绍:这是首描写阿里山美景的歌曲。大家到过阿里山吗?(没有)想不想去看看阿里山的美景呢?(想)那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跟随吴功正老先生一同走进阿里山。 
出示课题、作者,解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进行读课文 
    1、阿里山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文章中那句话也可以概括你的感受? 
    2、这是一篇游记,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行文的?(台湾——阿里山——神木) 
    3、再此行中从阿里山到神木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 姊妹潭、林区、青苔路、原始森林、神木    在此点出“移步换景”)                                                 
(三)品读课文,感受其美 
精读4——9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阿里山是什么样子? 
(出示图片,与你想象的是否一样) 
2、把你认为文中最美的地方进行朗读,体会这个景点的特点。 
多媒体出示问题 
读了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阿里山风光的美,而且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优美,课文为什么令我们有如此感受?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把阿里山的风光写的这么美呢?下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讨论之后:教师提示:写景的文章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在什么地方?它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来写出它的美呢? 
(指名全班交流) 
3、引导语: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阿里山如画风光的同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浓浓的爱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融情于景”的写法。所以在朗读时一定要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4、配乐集体朗读4——9自然段。 
5、整体出示图片,请同学做导游介绍阿里山的风光 
(可以选择最喜爱的一处进行) 
6、阿里山风光美伦美奂,令人留恋忘返,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为阿里山景区设计一个广告语或一幅对联。 
四、拓展延伸      
    现在就你游览过的地方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